补气温阳汤
【组成】瓜蒌28g、黄芪118g、僵蚕13g、地龙16g、当归13g、川芎13g、薤白16g、桃仁13g、红花13g、泽兰16g、柴胡11g、枳壳11g、桔梗16g、川牛膝18g、甘草13g。
【功效】活血祛瘀,补气温阳。
【方解】补气温阳汤中黄芪补心益气;当归、川芎、桃仁、红花、泽兰、川牛膝化瘀活血;瓜蒌、僵蚕、薤白、地龙通络祛瘀化浊;柴胡、枳壳、桔梗、甘草解郁疏肝、宣通心肺之气。诸药合用,心气旺盛,瘀化血活,痰化络通,血脉流畅。
【加减】
阳虚心率慢加制附子、桂枝;
高血压加钩藤、枳实、桑寄生;
湿热重期前收缩加苦参、苍术;
失眠加炒酸枣仁、首乌藤;
心悸加生龙骨、生牡蛎。
【验案】患者,男,50岁,于半年前开始时感胸闷憋气,稍微活动则症状加重。因劳累后自感胸闷憋气。心前区阵痛。心悸头晕。乡卫生院医生给服“开胸顺气丸”、“柏子养心丸”病情无好转来看诊。
患者心率70次/分钟,心律失常呈频发期前收缩,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。血压128/90mmHg。查血脂谱呈高脂血症,胆固醇7.5mmol/L、三酰甘油1. 20mmol/L。舌淡红,紫色瘀点较多。苔薄黄腻,脉代。证属气血不足,瘀血痰浊痹阻心脉,郁久化热。治则补气活血,逐瘀祛痰通络。
用补气温阳汤加苍术、赤芍、苦参。服15剂后患者症状改善。加减服药80剂,恢复正常,多次复查心电图均正常,随访5年,正常,并能进行正常的重体力劳动。
【按语】中医认为,心主血脉,血行脉中,血依赖于心脏的搏动输送到全身,包括灌注到冠状动脉,营养心脏。心脏的正常搏动主要依赖心气的推动,血液周流不息,是心气的正常功能所在。“气为血之帅”、“气行则血行、气滞则血瘀”。心气旺盛,才能维持正常的心肌收缩力、心率和心律。
冠心病多在43岁以后发病,人过43岁以后,气血不足,尤其气虚证候渐渐显露,气虚为发病之本,瘀血痰浊瘀阻心脉为标。方中大剂量黄芪补益心气为主药,心气旺则推动血液的力量充,是治病之本。
因个人体质不同,具体用药一定要咨询医师。